洛龙区前身是洛阳市郊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区划调整更名为洛龙区,位于洛河南岸、洛阳城市区南部,幅员面积271平方公里,辖1个镇、13个街道,157个村(社区),户籍人口58.5万,常住人口73.3万,是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河南省文化先进县区、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也是洛阳市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和体育中心。
2024年,洛龙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5.47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48亿元。
产业布局清晰。洛龙区东、西部为国家级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区),中部为省级洛龙特色商业街区,三产比为0.9:25.0:74.1。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创园”模式,主攻先进制造、新文旅、平台和楼宇经济三大产业,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0家,规上企业680家,税收超亿元楼宇5栋。
文旅资源丰富。洛龙区拥有龙门石窟、隋唐洛阳城里坊区、关林三个世界级文旅资源,4A级及以上景区5处,洛阳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牡丹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25座,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高端、星级酒店33家,2024年全区旅游综合收入131.9亿元,年接待游客1760万人次,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交通区位优越。洛龙区路网完善、交通畅达,洛阳唯一高铁枢纽洛阳龙门站坐落于此,丝路大道、龙门大道、南山大道、三川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内通外联,古城路、王城大道快速路在此交会,二广高速、宁洛高速穿境而过,地铁2号线贯穿全域,构建了城乡互通、公轨互补的综合交通网络。
生态环境宜居。洛龙区依山傍水,东有伊水游园,西有甘泉河湿地公园,南有龙门山生态屏障,北有洛浦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文博体育公园、兴洛湖公园等城市公园点缀其间,38座口袋公园星罗棋布,城区绿化率达49%,人均绿地面积85平方米。拥有人工湖9座,景观水系1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