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2024年以来,区医疗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保局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的意见,紧盯“放管服”改革目标任务,以医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深化医保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切入点,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积极助力国家医保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有效破解了医保服务模式上的难题,群众服务体验显著提升,树立了群众满意的医保服务品牌。

一、对标对表搞建设  以人为本优服务

区医保局积极在区级、镇(街道)、村(社区)经办深入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制作统一的标识标牌、办公设施、工作流程、宣传展架等,切实以标准固化流程、规范行为、提升水平。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医保服务示范点173个,其中镇(街道)医保工作站14个,村(社区)医保工作点158个,区级医保服务大厅1个。

一是全面推广“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参保群众可在“1公里”范围内通过进“1扇门”在“1个窗口”享受“1单制”“1站式”的“五个1”医保经办服务。二是为全区14个镇(街道)配备医保综合服务终端14台,在区政务服务大厅放置一台智能自助终端设备,4台智能交互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的配备,大大减轻了窗口经办压力,同时也更加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参保群众可以在自助终端设备办理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信息查询、参保凭证打印等基础业务,减少了群众办事等待时间。三是拓展经办渠道。通过“网上办”“掌上办”模式办理各类医保业务,目前市医保局正在实施网办事项开发招标,拟实现90%以上的医保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

二、深化DIP支付方式 推动医保、医疗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区医保局按照市医保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顶层设计、模拟运行、实际付费”的推进步骤,以清底数、定规则、强基础为主,全面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对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效果明显。

根据市局统计,2023年实施DIP实际付费以来,我市职工医保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由2022年的10973元降低为10533元、减少了440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由2022年的6829元降低为6604元、减少了225元,参保患者平均自费费用由2022年的2727.33元降低为2554.36元、减少了172.97元,平均住院天数由2022年的9.64天降低为8.72天、减少了0.92天,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了医改的红利。

在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的工作中,区医保局充分发挥医保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定点医疗机构成立DIP支付方式改革专班,明确专人负责,积极参与编码员培训,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医保部门和医院、专家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的改革合力。二是沟通反馈及时。定期组织召开区医疗机构开展2场次培训会,参加人员65余人次,全方位宣传培训,广泛凝聚改革共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加强政策培训。加强宣讲队伍培养,提高改革的参与意识,加强沟通协商。健全数据赋能,监测运行数据,提升医保基金整体运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