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龙区“四三”工作法构筑化解社区矫正风险屏障
-
日期:2024-10-18
来源:区司法局
洛龙区司法局扎实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工作实践中,创新探索“四三”工作法,努力构筑化解社区矫正工作风险屏障。
“三学”建强过硬队伍。一是学法律法规。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河南省社区矫正工作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通过对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明确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学先进经验。积极参加省厅及市局组织的线上线下讲堂,重点学习社区矫正规范执法和风险防范等及相关课题,明确把握工作风险点,强化风险防范的能力与意识。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到其他县区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实地查看工作流程、案例分析分享、问题研讨等形式,促进经验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管实效。三是学业务技能。通过组织和参加智慧矫正系统平台的操作使用、档案文书的规范制作等专题业务培训,在接收登记、监督管理、解矫归档等方面提升社区矫正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社区矫正档案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以规范、专业的业务技能筑牢社区矫正风险防范的屏障。
“三谈”提高筛查质量。一是集中教育谈话。每月组织新入矫人员集中教育,明确告知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各项规定,结合近年来撤销缓刑典型案例,告诫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监管制度带来的严重后果,警醒其珍惜矫正机会,切勿以身试法。二是重点家常谈话。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让入矫人员谈谈工作、生活及家庭情况,了解其犯罪成因、悔罪态度及思想状况,为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奠定基础。三是心理健康谈话。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由心理咨询师引导填写心理健康测量表,反馈测量报告(焦虑、抑郁等指标),提出心理矫正意见。
“三育”增强帮教质效。一是法治道德教育。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学习法律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修养。二是社会责任教育。每月组织矫正对象到隋唐遗址植物园等公益活动基地,进行清扫落叶、清除杂草等公益劳动,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三是心理健康教育。每季度开展全员心理健康团体教育,针对有心理问题的矫正对象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与干预,引导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自我反思、真诚沟通等方式,培养健康乐观的心态,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三查”守牢监管底线。一查信息数据。每日依托省社区矫正指挥平台,查看在矫人员定位验证情况,及时核查离线越界报警信息,确保人员在控。二查档案记录。定期开展档案自查活动,及时发现工作档案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升档案规范化水平。三查人员风险。经常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通过走访入户、矫正小组成员座谈等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情况,及时发现风险点并调整监管措施。
近年来,洛龙区司法局年均列管社区矫正对象700人,通过“四三”工作法,防范化解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案事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洛龙”“法治洛龙”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