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公开 > 应急管理

洛龙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洛龙分局、区水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10家主要成员单位,采取网络会商的形式,对2025年7月份全区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具体情况如下:

一、气候趋势预测

常年7月全区平均降水量在93.9~137.4毫米之间。全区在26.2~27.8℃之间。

预计今年7月降水偏多0~2成,洛龙区110~140毫米;气温全区偏高1℃左右,为27~28℃。

二、自然灾害风险预判

综合判断,7月份全区自然灾害风险主要表现在:

(一)高温。7月是我区高温天气发生的集中时段,中暑的气象风险较高,高温天气易引发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二)暴雨(短时暴雨)。暴雨(短时暴雨)来势凶猛,降水强度大,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道路损毁、城市内涝等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三)雷雨大风及冰雹。短时局地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室外作业、建筑施工、农业生产、群众出行、交通运输影响较大。

(四)大气污染。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气象条件对臭氧污染的生成越来越有利,预计本月臭氧污染将有所加剧,需加强相关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和管控工作。

(五)农业生产。综合分析预测,7月份我区秋作物田粘虫、甜菜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等虫害在局部区域重发暴发风险高,草地贪夜蛾有迁入危害风险。同时,由于天气炎热,白蛉、蚊虫等主要动物疫病传播媒介增多,人畜共患的猪乙型脑炎等疫病传播风险加大。

(六)震情短临跟踪。洛阳前兆观测台网地温、地电、地倾斜、地磁、水氡等观测资料均未发现短临异常。各宏观测报点未见宏观异常现象,晋陕豫交界区的近期前兆交换资料亦未见明显异常。

三、防范应对措施及建议

7月份我区进入主汛期,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坚守岗位,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保持战备状态,确保能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有效降低灾害损失和影响。

1.相关部门要加强天气的跟踪监测,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提醒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做好安全防范。相关涉灾部门要强化风险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本系统灾害风险预警信息,指导受灾害威胁区域群众和单位做好防范工作。

2.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秋作物田病虫监测,用好测报灯、诱捕器、高空灯等监测、防控工具,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同时,采取加固棚舍设施、疏浚沟渠、备好排灌设备物资等措施,做好冰雹、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天气防范应对。

3.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会商研判,及时发布本系统预警信息,落实“叫应机制”;重点抓好山洪灾害防御等重点环节安全度汛,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4.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交通沿线、避险人员安置区、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区等人员聚集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5.住建部门要加强汛期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落实深基坑工程、有限空间作业、模板支撑体系等重点部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暴雨、雷雨大风等极端天气要停止户外作业,切断危险电源。

6.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城市桥涵、地下空间、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监管,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派专人值守,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出行;备足防汛物资,加强城市防内涝应急演练。

7.文旅部门要加强旅游安全宣传,做好极端天气预警提示和防范应对工作;指导景区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幼儿园)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学生防雷避雷、防中暑、防冰雹、防溺水等假期安全教育,组织学校与消防部门联合开展消防教育和消防演练。

9.工信部门要指导企业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严格落实防火防爆、防中毒窒息、防高空坠落等安全防护措施,重点做好炎热天气、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企业生产安全。

10.卫健部门要持续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教,强化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业务培训,并做好呼吸道等传染病的研判预警工作。

11.7月份,全区森林防火工作转入常态化,森林火灾风险较低。但需防范野炊烧烤、林区施工作业、电网狩猎和强对流天气引起的输配电线路短路、雷击等火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