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龙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 
						
日期:2024-04-10
来源: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各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开展了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认定工作。经公开申报、初步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了35位洛龙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附件:洛龙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24年4月7日
附 件
洛龙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人名单
(共35人)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代表性传承人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1  | 传统舞蹈  | 曹屯排鼓  | 王党义  | 男  | 1971.01  | 
2  | 传统美术  | 民间彩绘  | 廖绥华  | 女  | 1971.03  | 
3  | 传统音乐  | 闫氏唢呐  | 闫  泉  | 男  | 1995.04  | 
4  | 田山十万  | 张胜利  | 男  | 1970.08  | |
5  | 洛阳海神乐  | 郭雅俊  | 女  | 1992.03  | |
6  | 洛阳海神乐  | 牛鑫影  | 女  | 1999.08  | |
7  | 古琴艺术  | 訾  悦  | 女  | 1995.05  | |
8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抖空竹  | 刘  敏  | 男  | 1968.08  | 
9  | 百斤游锤撞铁裆功  | 王奇天  | 男  | 1988.02  | |
10  | 四面八方通背拳  | 王高峰  | 男  | 1988.01  | |
11  | 四面八方通背拳  | 唐小成  | 男  | 1967.12  | |
12  | 河洛八宝通背拳  | 魏振楠  | 男  | 1988.07  | |
13  | 民俗  | 谐调历法  | 马  啸  | 男  | 1989.02  | 
14  | 华夏汉婚礼仪  | 董小宁  | 女  | 1980.08  | |
15  | 传统医药  | 付氏中医骨伤疗法  | 付新阳  | 男  | 1971.01  | 
16  | 民间文学  | 邵雍的传说  | 邵永科  | 男  | 1981.10  | 
17  | 传统技艺  | 龙门李家三旦羊肉汤熬制技艺  | 李达达  | 男  | 1995.11  | 
18  | 郭氏理筋推拿术  | 刘婷婷  | 女  | 1990.10  | |
19  | 郭氏理筋推拿术  | 郭廷凯  | 男  | 1992.07  | |
20  | 河洛八大碗制作技艺  | 杨顺彪  | 男  | 1971.11  | |
21  | 桂莲凹铁匠炉铁器制作技艺  | 段学彬  | 男  | 1970.06  | |
22  | 独杆轿  | 马庆红  | 女  | 1968.12  | |
23  | 何记涮牛肚制作技艺  | 王学明  | 男  | 1978.07  | |
24  | 九九龄醋酿造技艺  | 程燕惠  | 女  | 1983.08  | |
25  | 牡丹全花茶制作技艺  | 杨淑瑜  | 女  | 1991.04  | |
26  | 宁氏头部经络技法  | 梁粉霞  | 女  | 1971.07  | |
27  | 水席制作技艺(老十水席)  | 张俊楠  | 男  | 1995.07  | |
28  | 水席制作技艺(老十水席)  | 张十闹  | 男  | 1967.10  | |
29  | 魏氏泰生堂药膏制作技艺  | 魏春战  | 男  | 1971.10  | |
30  | 郭氏笙制作技艺  | 郭洪福  | 男  | 1982.04  | |
31  | 郭氏笙制作技艺  | 郭灿辉  | 男  | 1975.10  | |
32  | 郭氏管子制作技艺  | 郭雅雯  | 女  | 2000.03  | |
33  | 敬民白沙羊肉汤熬制技艺  | 刘敬民  | 男  | 1970.07  | |
34  | 传拓技艺  | 钱夏玉  | 女  | 1993.06  | |
35  | 麟信堂传统草本细肤膏制作技艺  | 聂海南  | 女  | 1986.11  | |

				
				